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网络公布简稿 2017.5.PDF第1页

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网络公布简稿 2017.5.PDF第2页

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网络公布简稿 2017.5.PDF第3页

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安徽省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心 

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网络公布简稿

 安徽省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心 安徽华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 2017 年5 月 黄山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报告

项目背景 暴雨强度公式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排水专业规划和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它给市政建设、水务、规划等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准确的设计参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规定,在进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雨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排水量应通过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因此合理编制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防洪排涝能力的现实需要。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介于东经117゜02′~118゜55′和北纬29゜24′~30゜24′之间。南北跨度1゜,东西跨度1゜53′。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本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全市总面积9807 平方公里。“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是黄山市的真实写照。

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15~16°C,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 天。

平均年降水量1670 毫米,最高达2708 毫米。

降水多集中于5~8 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黄山气候也在变暖,其中冬春季变暖最为显著,全年无霜期天数明显增多。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也发生变化:夏季高温热浪天气开始增多;冬季低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升高;暴雨、冰雹、台风、雷暴等强对流事件频发;雾日增多,日照时数缩短,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影响。

 黄山市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

赞助1元(原价5元),后下载原件!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温馨提示:赞助用来维持服务器运行,感谢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