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
(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升/ 秒•公顷)2、巴南:(升/ 秒•公顷)3、渝北:(升/ 秒•公顷)其中:P——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降雨历时(min),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升/ 秒•公顷 )2、荣昌:(升/ 秒•公顷)3、长寿:(升/ 秒•公顷)4、涪陵:(升/ 秒•公顷)5、江津:(升/ 秒•公顷)6、合川:(升/ 秒•公顷)7、永川:(升/ 秒•公顷)8、南川:(升/ 秒•公顷)9、大足:(升/ 秒•公顷)10、铜梁(升/ 秒•公顷)11、潼南:(升/ 秒•公顷)12、万盛:(升/ 秒•公顷)13、綦江:5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