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暴雨强度公式技术报告 2016.11.pdf第1页

瑞安市暴雨强度公式技术报告 2016.11.pdf第2页

瑞安市暴雨强度公式技术报告 2016.11.pdf第3页

5.5精度检验

5.5.1检验方法与标准

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暴雨强度计算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计算出重现期2~20年的暴雨强度,

并将算得的暴雨强度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均方误差和平均相对均方误差,

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规定的精度对照。规范规定:一般降水强度的地区,

平均绝对均方误差不超过0.05mm/min;降水强度较强的地区,平均相对均方误差不大于5%。

6.3暴雨强度公式对比

报告将瑞安市新版的暴雨强度公式和以往使用的旧版暴雨公式进行对比,发现在各历时下,

新版公式的暴雨强度均比旧版公式大,这与近几年来降雨量增加且大雨频发密切相关。

用于公式对比的旧版暴雨强度公式为:

7结论及建议

(一)本项目采用国家气象站瑞安站1980年~2015年(共36年)5、10、15、20、30、45、60、90、120、150、180分钟共11个历时的暴雨数据。

降水气象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计算根据中国气象局颁发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进行。

(二)暴雨强度公式推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推荐的“年最大值法”,

采用了中国气象局业务化运行的暴雨强度计算系统,计算过程规范,结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三)经比较分析,基于耿贝尔分布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瑞安市的暴雨强度总公式效果最好。

公式为:

式中q为暴雨强度(单位:L(S·hm)),P为重现期(单位:a),t为降雨历时(单位:min)。

赞助1元(原价5元),后下载原件!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温馨提示:赞助用来维持服务器运行,感谢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