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方法
1.1数据
所用降水数据为汉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13年逐年逐分钟降水资料和20142019不同历时年最大降水量。所有资料均经过质量控制。
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的要求,暴雨公式的降雨历时采用规定的5、10、15、20、30、45、60、90、120、150、180min共11个历时,
暴雨雨型确定的降雨历时采用30、60、90120、150、180min共6个历shi时。
样本的选取可分为年最大值法和非年最大值法,也有对不同时段暴雨公式做了计算与分析。
由于观测时间超过30a,因此暴雨选样方法采用年最大值法,选取不同历时最大降水量,雨量大而降雨历时不足时,将降雨历时按零雨量外延至降雨历时。
1.2暴雨强度公式及参数求解采用《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指南》推荐和广泛使用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耿贝尔和指数分布曲线对样本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
选取拟合效果好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公式拟合。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修订版)暴雨强度公式:
167A(1+ClgP)/(t十b) 式中,q为暴雨强度(单位:L/(s·bm')),P为重现期(单位:a),t为降雨历时(单位:min),A、b、C、n为与地方暴雨特性有关且需求解的参数。
由于该公式只有q、t、P是已知数,A、C、b、n是未知数,显然用常规的解方程方法无法求解,
但可用遗传法、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参数的搜寻计算、群居蜘蛛优化算法等求得。
暴雨强度的频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