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暴雨强度公式 佛山(云浮) 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报告2020年12月 .pdf第1页

云浮暴雨强度公式 佛山(云浮) 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报告2020年12月 .pdf第2页

云浮暴雨强度公式 佛山(云浮) 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报告2020年12月 .pdf第3页

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的站点选择原则,因此选定云浮国家气象站作为本项目的代表站。

6.2资料来源

利用云浮国家气象站1980年至2015年的自记雨量记录,降 雨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min, 每年每个历时选取最大一场雨量记录。

6.3暴雨强度公式推算

6.3.1暴雨强度公式解释

(1)暴雨强度公式

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暴 雨强度公式定义为:

式(7-1)中: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L/(s·hm2)],P 为重现期(单位:a),取值范围2年~100年;t为降雨历时(单 位:min),取值范围为1~180min。

重现期越长、历时越短,暴 雨强度就越大,而A1、b、C、n是与地方暴雨特性有关且需求解 的参数:A1雨力参数,即重现期为1年时的1min设计降雨量(单 位:mm);

C为雨力变动参数;b为降雨历时修正参数,即对暴雨 强度公式两边求对数后能使曲线化成直线所加的一个时间参数 (单位:min);n为暴雨衰减指数,与重现期有关。

赞助1元(原价5元),后下载原件!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温馨提示:赞助费用用来维持服务器运行,不支持退款

分享到: